南昌
[切换城市]
南昌中专网 > 南昌本科学校 > 南昌本科招生简章
成都单招培训学校

2022年江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2024-07-01 11:25 江西师范大学

2022年江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概况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04余万册,电子图书330余万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

历史沿革

学校先后七次迁址,六易其名,四度调整,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办学传统,“质量立校、学术铸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管理兴校、和谐荣校”的重点任务和“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师大精神。

学校校本部共有在编教职工2626人,其中专任教师1742人,博士716人。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2.16%;拥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3.7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84.67%。国家级优秀人才方面,学校现拥有院士3人(双聘),国家“千人计划”人选4人,“青年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14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在省级优秀人才方面,目前学校拥有江西省教学名师1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40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6人(含柔性引进10人),江西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7人。学校2017年入选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办学思想

学校现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子筛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湿地与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1个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6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立项建设项目(1个实验室和2个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2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省社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社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0个省级软件科学(高校工程、实验示范)技术中心。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大专项课题、“973”计划前期预研项目、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7项,国家软科学项目4项;获得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省高校哲社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30余项。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均超过1亿元,近4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居全国师范院校前10位。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1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重大委托项目3项,年度项目的立项总数列全国高校第7位,在全国师范类院校和全省高校中均列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6项,列全国高校第112位,全国师范院校第5位。学校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2017年2月发布的2017全球自然指数(NatureIndex)中位居全国高校中排名第71位。学校共办有期刊5个,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心理学探析》等3种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心理学探析》等2个刊物为CSSCI来源期刊。

校友工作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始终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服务为使命,充分发挥在江西科学发展中的“人才库”、“发动机”和“智力源”作用。解放后,学校积极支持和帮助筹建地市大专院校,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近年来,学校注意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以及在我省独有的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学科优势,打造赣鄱文化平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充分发挥传统基础学科和理工类应用学科优势,优化创新科研服务体系,取得了以“五朵金花”——“糖、剂、布、膜、湖”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成果;学校积极参与江西省科技振兴计划,总投资1亿多元的“年产1500吨汽油抗爆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实现了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突破;LED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依托学校纳米纤维技术、由学科科研人员创办的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亿平方米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产品生产基地在南昌高新区隆重奠基,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在60亿元以上,是我校又一项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功案例;方志远教授六登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国史,先后评选为《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和“最受欢迎节目”。大学科技园2011年成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2012年成为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3年获批全国师范院校第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积极发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2015年创办智库内刊《江西发展研究》,刊发的34篇研究报告均获省领导批示。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有30余份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55次,其中中央领导批示1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8次。

国际合作

学校现有8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获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种,教育部万种新教材5种;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2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从1999年开始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以培养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机制,着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专业基础、宽学科口径、高品德素质、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起在省内开始按一本线招生。近年来,学校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社会中坚骨干人才的目标定位,着力满足学生对专业、对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对自主发展多样成长的四个理性选择,2012年起启动“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起开展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1000人),实施本硕、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1年,学校就业工作成功跻身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50强;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5年,在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位居第一,英语、会计学和生物工程排名第二,法学和通信工程专业排名第三,成为全省唯一所有参评专业都位居前三的本科高校;2016年获批教育部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全国地方师范大学首个、江西省唯一获批的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学校被专家组称为“一所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情怀、名校气质的模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部分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
1商务英语文学
2应用化学理学
3教育学类教育学
4小学教育教育学
5广播电视学文学
6日语文学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
8哲学哲学
9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
10舞蹈学艺术学
11工程管理管理学
12建筑学工学
13英语文学
1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
15生物工程工学
16会计学管理学
17生物技术理学
18通信工程工学
19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学
20传播学文学

江西师范大学部分专业详解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学院紧扣“商界精英的摇篮、经济管理的智库”功能定位,坚持“质量为本,学术兴院”的办院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国际化商学院,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

学院办学涵盖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两大一级学科门类。在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设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内含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授权,以及应用经济一级学科的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MIB)授权。在本科生培养层次,设有工商管理(含创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含中美国际班)、人力资源管理(含中美国际班)、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5个本科专业。学科综合实力排位列全国高校第74位、全国师范大学第2位(引自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7-2018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估报告》)。

现有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在校研究生390余人,办学规模位居学校前列。学院始终把人才质量作为办学的中心,努力为社会培养富有胆识、勇于创新、基础厚实、能力突出、素养全面、道德高尚的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以及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国家级金奖、一等奖等大奖,屡创全省或学校历史记录。学院与联想集团、中国联通、深圳腾讯等众多知名企业合作建有学生实习基地。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即通过第二课堂分批进入由我院在校生自主创办运营的院内企业实体进行实训体验,修取创业实践学分,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评价良好。

另外,学院有来自14个国家的留学本科生和硕士生60余人。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开设有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2”联合培养本科国际班。与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建立了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各专业四年级学生可进入项目攻读德国名校硕士学位。

学院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共5个本科专业系,创新创业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教学实验中心,图书资料室,以及江西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优美的校园与学院环境、完备的教学平台和设施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与条件。

我校商学院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致力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其中,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2人,校级“十佳老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65%以上,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的教师占比47%以上;引进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聘有外籍教师2人,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客座教授40人。常年配备美籍专业教师1-2名。近五年,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重点或一般科研项目6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年均200余万元;学院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成各类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经费达300余万元,是我省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和智库服务的学术重镇。

※人力资源管理

本专业以现代商学素养熏陶和创业教育为基石,培养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在教学、科研单位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资质认证。建立了柔性的课程体系;注重案例教学,并尝试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本专业师资雄厚,任课教师均具博士学位,90%以上的教师具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验。毕业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精湛,职业精神良好,是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

专业名称:翻译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系国立中正大学外语系,创办于1946年。1994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法语系、翻译系、大学外语教研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二语习得研究中心、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

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职工151人,专任教师13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5人,讲师8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44人(含在读),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6人。

外国语学院是江西省最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迄今已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跨文化研究和学科教学论(英语教学论方向)四个学位点,以及“现代语言理论与语言应用”二级博士点,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此外,经教育部批准,我院具有教育硕士(英语教育学)和翻译硕士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并接受同等学力者申请硕士学位。2004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被定为“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英语专业学位点在硕士学位评估中评为优秀。学院英语专业在2007年国家教育部英语专业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根据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0—2011),学院英语专业连续两年评定为五星专业(重点优势专业),排名居于全国大学专业的前5%。据《2017-2018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估报告》(武汉大学版),我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排名第56位(全国共223家),百分位为25.11%,全国师范类大学中排名第13位,省内第一。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C+(即位次为前40%-50%专业)。

外国语学院的科研成果和教学业绩硕果累累。近五年来(2012-2017)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5项,省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译著10余部、教材近10余套。近五年来在“江西省高等学校‘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中,学院有6位教师获特等奖,3位教师获一等奖;在“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上,学院有一位教师获全国冠军,两位教师获二等奖,充分展示了学院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实力。

外国语学院是江西省外语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截止到2017年12月,外国语学院共有在校本科生194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在职教育硕士100余人。学院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大胆进行各项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学院英语专业2013年被批准为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09年《综合英语》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在省内一直名列前茅,英语专业四级和日语专业四级的通过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的通过率也稳定在70%以上。学院十分重视复合人才的培养,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届学生在各类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在全省举办的各种口语、演讲、辩论和翻译大赛中均名列前茅。尤其是2002年学院00级学生李佳玉同学获得全国“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第二名;2004年02级学生艾黎莎获“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第一名,并获“最受观众欢迎选手奖”。由于历届毕业生专业水平高、教学实践能力强,因而他们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学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我院学子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外国语学院办公大楼坐落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名达楼一区,总共面积近6,000平方米。学院为教授人均配备独立办公室和科研设施。学院拥有外语自主学习实验中心、同声传译室、录音棚、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咖啡屋”英语活动室等优质教学设施。为适应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学院实施了教学资源信息化工程,于2004年10月正式创建独立教学与科研网站,成为外国语学院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教学科研工作交流的平台。学院资料室藏有专业学术书籍40,000余册,中外文期刊近百种以及近5,000盘教学录音、录像资料。

外国语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科建设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分期分批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派往国内外重点大学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与国内外高校及学者一直保持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形成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良好学术氛围。一方面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每年邀请十多位国内外知名教授来学院讲学。

外国语学院在省内高校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在全省外语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抓住机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外国语学院热忱欢迎海内外有志于从事外语教学和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加盟,热烈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

※翻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英汉语言基础扎实,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广博、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和英汉口笔译实践能力强,能在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从事翻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外贸、外事、旅游、经贸及其他涉外部门的翻译及管理工作。

专业名称:美术学

美术学院创办于1951年,作为江西美术教育的摇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60余年的办学经验,有着优良的美术教育传统。现有本科艺术学门类7个专业(即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有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美术学和设计学为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有1个二级博士点(文化艺术与传播;)美术学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每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著名书法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邱振中教授受聘为学院名誉院长。学院有教职工94人,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名牌院校。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博士1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全国美术家协会成员14人;历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大多数是我院教师或校友担任,现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人;江西省书协副主席2人。多名教师在历届全国美展中获佳绩,入选作品45件,其中铜奖作品2件;在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学院取得10件作品入选、其中2件作品进京(优秀作品)的优异成绩,名列江西省各高校首位。1位教师在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获佳作奖二等奖,这是本届兰亭奖江西省获得的唯一等级奖,也是历届兰亭奖江西省获得的最高奖;先后2人中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全国师范院校唯一)。2016年学院有4位教师及团队立项国家艺术基金。学院教师团队先后设计了国庆60周年首都群众游行江西彩车、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江西省奥运彩车、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体育系列图标、江西省“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徽标(LOGO)”等优秀作品,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学院有教学大楼3万平方米,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4项,省级专业综合试点项目1项;江西省10个专业艺术委员会挂靠学院。学院有江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即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特色专业)。

学院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1500余人,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获得佳绩,譬如2015届美术学(油画方向)本科学生冯靖壹同学,大学期间多件作品入选全国性展览,且在2015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朝圣敦煌”展览中获得优秀奖(最高奖)并被收藏;该生本科毕业就被聘为辽宁省鞍山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0级研究生龙友就读期间,先后在全国“兰亭书法奖”、“黄庭坚奖”和“瘗鹤铭奖”等书法大赛中获奖,并获得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优秀奖。在2015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中,学院21位同学的19件作品入选,其中2件作品获优秀奖(最高奖)。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名列全省前列,是江西省高等院校美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品牌。

1、美术学类有美术学专业(包括:美术教育、雕塑等2个专业方向)(师范类专业)

2、绘画类有绘画专业(包括:中国画、油画等2个专业方向)

3、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4、戏剧与影视学类有动画专业(包括:动画、动漫插画等到个专业方向)

※美术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绘画创作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绘画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绘画创作、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专业方向为油画、国画、雕塑、美术学。

油画系是江西省油画教学和创作的重要阵地。2004年,马志明老师的作品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2009年、2013年蔡鸣、封治国老师的作品分别选入“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项目,令学术界瞩目,为我校争得荣誉。

国画系师资力量雄厚,江西省的国画界权威人士大都出自我院国画系。在老前辈的传帮带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优良的美术教育传统。一大批来自专业美院的博士和硕士在该系任教,他们在省内外的专业展览中屡获大奖。2015年,贺炜炜博士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专业奖(兰亭奖)上荣获佳作奖二等奖,这是本届兰亭奖江西省获得的唯一等级奖,也是历届兰亭奖江西省获得的最高奖。2009年,中国画课程被评为“江西师范大学精品课程”。现有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专业方向。

雕塑系继承了我国师范类雕塑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具有我国美术学院的现实主义教学优良传统。经过教师们长期的实践摸索,创立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教学规模,通过东西方古典雕塑技法及现代雕塑材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理性与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对雕塑艺术的空间、结构、材质等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使学生获得较高艺术价值雕塑作品的能力,同时,雕塑系教师们紧跟教育形势,不断改革,不断进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不少高级专业人才。

美术学(美术教育系)是江西师大美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具有非常丰富的师范生培养经验,多年以来为全国各地输送了许多优秀的美术教师。学生培养在掌握好教育理论课的同时坚持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二学年中全面学习绘画、书法、设计等各中小学教学所需专业课程,三、四学年则分水彩和版画两个方向进行专门的专业学习。任课教师在历届全国美展和其他重大国家级展览中均有作品获奖或入选。

美术史论系教师主要由博士组成,他们大都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院校的史论专业。教师在明清艺术史与社会史、书法史、书画鉴藏史、近现代美术思潮、图像学研究等领域学有专长,已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目前已出版多部学术专著与译著。该系教师主要承担全院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江西师范学院数学系计算机教研组,历经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5.5—1994.12)、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1995.1—1996.6)、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1996.7—2003.7)、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03.8—)等发展阶段。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厚基础、重技能、强素质"为培养目标,坚持质量立院,特色立院。目前,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一个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方向(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和江西省重点学科,并入选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建设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学院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多层次、多专业、多模式的办学格局,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三十多年来,学院共培养了各类学生6000余人,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品德优良、基础扎实、技能过硬、勇于创新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和双师型计算机教育人才。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工作敬业求实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发展。学院已建成江西省高等学校物联网与智能计算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软件科学技术中心、江西省高性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分布式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参与建设江西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建设体系与研究平台。近十年来,学院共承担了3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和"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项目2项)、18项省(部)重点研究课题,共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899篇,被EI、SCI、ISTP收录254篇,获得软件著作登记权3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7项。

学院始终坚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团结和谐、薪火相传的教师团队。学院现有专职教师8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2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江西省师德标兵1人。学院现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6门省级精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8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部级优秀教材,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多次获得江西省优秀多媒体课件竞赛一等奖。

学院建有向全院学生开放、学生自主管理的科创平台。平台共有实验室五个,设有ACM学习组、web研发组、硬件学习组、机器人研究队、宏奕工作室、丛林峰工作室等多个专业团队,每年均向全院同学招募新队员。平台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实行以老带新的学习机制,每年均参加各类国家、省级专业竞赛,不断斩获各等次奖项。科创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善于组织管理的计算机人才,在保送研究生、就业等专业发展中,广受各重点高校、著名IT企业的青睐。

学院学生团结友爱,院风积极向上。各年级、各专业同学,通过学生会组织、运动会文体活动、辅导员助理工作、科创平台学习等,形成了互帮互助、充满人文情怀的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大家庭。

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选择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一定是你专业学习、人生发展的明智选择!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大数据科学和技术所需要的计算机、数学、统计、信息管理等基本素养,系统掌握了从结构和非结构数据中挖掘未知模式和有价值的信息的一整套科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数据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具备数据科学家的基本素质;熟练运用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可视化技术、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大数据技术,具备大数据工程系统架构设计、大数据系统集成、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大数据系统运维和数据安全等能力;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以及大数据的系统集成、数据分析处理与数据采集、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计算思维导论、信息技术导论、新生名师导航、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数据采集技术、网络操作系统、海量存储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计算统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Hadoop、Spark等)、数据可视化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统计、哲学、英语、法律基础、体育等课程。

专业名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地理与环境学院创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师大地理人薪火相传、励精图治,学院已发展成为江西省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领军阵地和江西省地理科学研究的创新中心。

学院现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专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与生命学院共建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与生命学院和体育学院共建化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鄱阳湖研究和空间信息科学”院士工作站1个。其中,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是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是江西省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0余人,专任教师52余人,在校本科生7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博士43人,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千人计划”人选1人、“青年千人”人选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2012年,学院在全校率先成功引进“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学者美国罗德岛大学王野乔教授。近八年引进的20余位教师均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和中国科学院毕业的博士(后)。

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依托学院建立的“鄱阳湖湿地和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通过教育部验收,是学校第一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3年以来,“2011省级协同创新平台”——“江西省重大生态安全监控协同创新中心”、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与鄱阳湖研究江西省院士工作站”、“江西省科协海智基地”等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先后获批建立。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研究经费总额1500余万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文化遗产景观地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国拨专项经费730万,是学校迄今主持的国拨专项经费额度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学校作为总项目主持单位的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承担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100余项,研究经费总额5000余万元。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一批高水平论文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其中收录于SCI、EI论文100余篇。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程”。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院建立了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GIS卓越工程师实验室、天文观测实验室、地质标本陈列室、气象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室、无人机野外监测工程中心和智慧旅游示范基地,装备有ArcGIS、MapGIS及ERDAS等国内外主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包括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和VR/AR体验设备在内的一批先进的环境分析和监测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值总计超过1600多万元;在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鄱阳湖国家湿地保护区、庐山等地建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科研实验基地;院图书资料室藏书近2万册,中外文期刊近百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积极将人才培养延伸至第二课堂。1996年成立的“蓝天环保社团”紧扣绿色环保主线,在校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调研和科普宣传活动,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学生社团”、“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江西省大学生示范性社团”等荣誉称号;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湿地使者行动”中屡获全国一、二等奖;荣获德国全球自然基金会(GNF)颁发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环保社团;2012年,社团申报的“打造低碳花园岛,播撒绿色新希望”获批为团中央、全国学联、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联合资助的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项目,资助金额10万元;2014年依托社团申报的“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创新研究团队”获批为团中央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016年,依托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理科实践教育基地、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蓝天环保社团等平台,通过校地、校企、校所协同共建,学院组建了“环鄱阳湖生态文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并成功获评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我校成为全国地方师范大学唯一、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高校。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13年,学院与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校区(TexasA&MUniversityCorpusChristi)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合作实施“3+2本/硕”联合培养计划。2017年,增设了“4+2本/硕”联合培养计划。该计划在学院三年级或四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前往美国完成为期2年的硕士学位课程,顺利完成学业者获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及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科普斯分校硕士学位。此外,学院与美国中密西根大学共同成立了“中美湖泊-流域-湿地联合研究中心”、每年选派2-3名本科学生赴美参加为期10周的暑期研究体验计划,该计划由美国中密执安大学资助。

多年来,学院先后为省内外各级学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4000余人,造就了一批活跃在地理教育和地理研究领域中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造就了一批活跃在政府部门、地理信息技术企业的业务骨干。近5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自然地理及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环境保护和规划及资源管理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地貌学、地质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综合自然地理学、资源学导论、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学导论、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测量地图学、GIS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及应用。

就业去向: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农林、水利、测绘、城乡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行政、企事业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校本部共有在编(含人事代理)教职工2698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博士1022人。

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62.14%;拥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6.4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88.73%。

国家级优秀人才方面,学校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国际欧亚科学院、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特支计划人选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14人;公安部第五届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

在省级优秀人才方面,学校拥有省“双千计划”人选37人,省高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9人,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22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48人,“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36人(含柔性引进10人),江西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9个。

江西师范大学宿舍介绍

瑶湖校区现有16栋学生公寓,4人/间,生均面积约8.5㎡。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每间寝室设有独立卫生间(第5栋、第6栋除外),配套空气能淋浴系统(第16栋研究生楼为独立热水器),配备了电风扇、网络接口、钢架床、衣柜、书桌等设施设备。公寓每层设立了2套公共洗漱间和卫生间,安装了直热式开水机和洗衣机。部分楼栋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及垃圾分类,学校自2015年完成瑶湖校区用电线路扩容改造工作后大部分寝室已安装了空调设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安装。青山湖校区拥有10栋学生公寓,其中4人/间1栋,5人/间3栋,6人/间6栋;可容纳学生8885人。每间寝室配备了电风扇、网络接口、钢架床、书桌等设施设备。公寓每层设立了2套公共洗漱间和卫生间(第9栋有独立卫生间除外),每层安装了洗衣机,每栋一、二层安装了开水机,学校还设有公共浴室供学生使用。部分楼栋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及垃圾分类,今年学校计划对青山湖校区公寓用电线路扩容改造,寝室安装空调设备,目前正在施工改造。

江西师范大学奖学金介绍

为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学校建立了一整套激励学生争先创优的奖励政策。国家、省政府和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综合素质奖学金、学习之星奖学金等;社会与个人在学校捐设立了熊智明奖学金、明德奖学金、晨光奖学金、唐盛奖学金、叶圣陶奖学金、美丽都昌˙王祖祥奖学金等。

江西师范大学联系方式:

地址:瑶湖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青山湖校区: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

在线报名

  • 姓名:
  • 手机:
  • Q Q:
  • 留言:

热门专业

电大中专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城市导航

专业导航